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彰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35號)精神,全面提高我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現就推進全省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正確處理人和自然、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廣泛參與,完善體制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整合相關資源、統籌各方力量,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切實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二)改革目標。到2020年,統籌協調、分工負責的防災減災救災領導體制進一步健全,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防災減災救災管理體制更加完善;信息共享機制、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軍地協同機制、區域合作機制更加健全;自然災害防范能力、綜合減災能力、救援救助能力、災后恢復重建能力明顯增強;受災群眾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再經過5年的努力,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更加成熟定型,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全面提升。
二、強化統籌協調,完善管理體制
(三)統籌災害管理
1.健全災害管理體制。完善統籌協調、分工負責的防災減災救災領導體制,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充分發揮各級減災委員會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作用,各主要災種防災減災救災指揮機構負責相應自然災害的防范部署和應急指揮,加強部門資源統籌和工作協同。
2.明確職責分工。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強化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在災情信息管理、綜合風險防范、群眾生活救助、科普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職能和能力建設;發揮政府應急部門在災害應急管理、信息發布、應急救援力量統籌等方面的作用;發揮防汛防旱、抗震救災、疾病防控、森林防火、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防御等主要災種指揮機構及其管理部門在監測預警、災害防范、應急指揮、搶險救援、社會動員等方面的職能作用。
3.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各級減災委員會、防汛防旱、抗震救災、疾病防控、森林防火、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防御等主要災種指揮機構和災害管理部門之間,以及與軍隊、武警部隊之間,都要建立工作協同制度,制定工作預案,健全工作規程。
(四)統籌綜合減災
1.推進綜合減災工程建設。將防災減災救災作為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完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提升重要防災救災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基礎設施的抗災設防水和承災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骨干工程建設,對病險水庫、行洪河道、海岸灘涂、易滑坡山體、尾礦庫等災害隱患進行綜合治理。推進危房改造工程和江河湖岸等隱患點居民搬遷避讓工程,新建建筑物要避開地震活動斷裂帶、地質災害隱患點、泄洪通道等危險地帶。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加強農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抗災能力。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充分利用公園、廣場、學校、體育場館、人防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服務設施,因地制宜規劃建設應急避難場所,為受災群眾提供就安置服務。
2.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將防災減災納入國民教育計劃和各級領導干部學習教育培訓內容,增強社會公眾的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技能。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應當每年至少開展2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和組織1次逃生避險演練;中小學校應當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防災減災安全知識教育和逃生避險演練;將防災減災救災政策和知識列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教學內容。有條件的市縣要建設一批集宣傳教育、展覽體驗、演練實訓等功能于一體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
3.推進基層減災示范社區建設。深入開展綜合減災、防震減災、氣象災害預防等示范社區建設,通過制定應急預案、隱患排查、宣傳演練、裝具配備等措施,減輕社區災害風險,提升基層減災能力。
(五)統籌區域合作
加強與長江經濟帶省(市)溝通協調,合作構筑區域性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在災害搶險救援、救災物資調配、災害信息共享、社會志愿者隊伍建設等方面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提高災害聯防聯控和應急響應能力。引導和推動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產業合作。
三、強化屬地管理,落實主體責任
(六)強化地方應急救災主體責任
1.明確地方應急救災主體責任。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原則。特別重大、重大自然災害的災害應對,由省委、省政府統籌指揮,各市縣黨委、政府具體負責,發揮主體作用、承擔主體責任,省級專項指揮機構、有關部門積極指導和支持。較大、一般自然災害的災害應對,由市縣黨委、政府負責,必要時省級專項指揮機構、有關部門給予指導和支持。鄉鎮(街道)、村(社區)和基層企事業單位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切實做好各類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風險隱患排查、監測監控預警、災(險)情信息報告、群眾自救互救、先期搶險救援、應急處置保障等工作。
2.健全災害處置指揮體系。地方黨委和政府根據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統一指揮人員搜救、傷員救治、衛生防疫、基礎設施搶修、房屋安全評估、群眾轉移安置等應急處置工作。強化災害現場組織指揮能力,科學調配各類應急救援力量,充分發揮公安消防以及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在搶險救援中的骨干作用。
(七)健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制度
1.完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機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受災群眾自救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機制。省級啟動救災響應且造成重大損失的自然災害的災后恢復重建,堅持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省有關部門指導支持,地方黨委、政府具體負責;一般性自然災害的災后恢復重建,由受災地黨委、政府根據實際需要組織開展。
2.明確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任務。省級主導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省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共同做好指導工作。省發展改革部門組織編制或指導編制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支持政策,確定災后恢復重建省級補助資金規模;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組織開展住房及建筑物受損鑒定和重建技術支持、質量監督工作;省民政部門落實自然災害救助政策,組織指導倒損房屋損失評估、救助對象審核;其他部門根據職能做好有關工作。市、縣、鄉級政府作為災后恢復重建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要加強對重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恢復重建組織體系、規劃體系、政策體系、實施體系和監管體系。
3.積極引導受災群眾重建家園。制定災后重建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受災群眾積極性,發動群眾不等不靠,自己動手重建家園。支持引導志愿者、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災后恢復重建。
(八)完善軍地協調聯動制度
1.建立軍地聯動救災工作機制。加強軍地溝通協調,建立各級黨委、政府請求軍隊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工作制度,明確需求對接、兵力使用的程序方法,細化軍隊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工作任務。完善軍地災害預報預警、災情動態、救災需求、救援進展等信息通報制度。
2.完善軍地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健全以軍隊、武警部隊為突擊力量,以公安消防和民兵為骨干力量,以專業應急隊伍為基本力量,以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志愿者隊伍為輔助力量的災害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將武警部隊有關搶險救援應急力量納入駐在地應急救援力量和組織指揮體系。完善軍地救災聯合保障機制,組織軍地聯合演練,提升軍地應急救援協作水。
四、引導社會力量,發揮市場作用
(九)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
1.培育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力量。研究制定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的相關政策法規、行業標準、行為準則,通過稅收優惠、人身保險、裝備保障、業務培訓、購買服務等支持措施,培育和孵化具有防災減災救災服務特長的社會組織,發展防災減災救災志愿者隊伍、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和專業社工隊伍。
2.完善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搭建防災減災救災供需臺,引導社會力量全方位參與常態減災、應急救援、過渡安置和恢復重建等工作。建立社會力量參與救災行動評估和監管體系,推動社會組織加強自律,提升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能力。
(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1.建立自然災害損失分擔體系。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群眾自愿、多方籌措的原則,強化保險等市場機制在災害風險防范、損失補償、恢復重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擴大保險覆蓋面,減輕受災群眾負擔。
2.健全農業、農村住房保險政策。積極推進農業保險和農村住房保險工作,進一步完善保險政策,健全各級財政補貼、居民自愿參加、保費合理分擔的機制。
3.探索巨災風險保障模式。加快巨災保險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各級財政支持下的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鼓勵各地結合災害風險特點,探索地震等巨災風險有效保障模式。
五、加強風險管理,提升減災能力
(十一)強化災害風險防范
1.完善自然災害監測體系。發揮氣象、水利、地震、國土資源、林業、海洋等防災減災部門作用,健全有關部門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自然災害監測網絡體系。加強各種災害地面監測站網建設,提高自然災害監測和早期識別能力。
2.健全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加快省、市、縣三級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優化發布流程和權限,充分利用各類傳播手段和途徑,將災害預警信息發送到戶到人,提高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3.健全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機制?h級以上行政區域要開展自然災害風險調查,收集各類時空自然災害信息,建立數據庫,編制災害風險圖,為制定應急預案、應對災害風險和實施應急救助提供科學依據。
(十二)完善信息共享機制
1.建立災害管理信息共享機制。逐步建立涵蓋主要涉災部門和軍隊、武警部隊之間的災情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國土資源、地理、人口、房屋、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數據信息,以及災害風險隱患、預警、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等信息的共享。健全重點涉災部門間的災情會商制度。
2.完善災害信息發布和統計制度。規范災害現場應急處置、新聞發布、網絡及社會輿情應對等工作流程,完善重特大自然災害信息發布制度和社會輿情應對機制,加強部門協調聯動,統一做好應急處置的信息發布工作,確保公眾知情權,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輿情引導能力。落實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完善各項災情統計數據的部門負責制。
3.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鄉鎮(街道)、村(社區)以及企事業單位要設立災害信息員,通過完善激勵機制,加強業務培訓,發揮災害信息員在災害隱患排查、災害預警信息傳達、災情統計上報、防災避險知識宣傳等方面的作用。
(十三)提升救災物資和裝備統籌保障能力
1.加強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省、市、縣三級綜合性救災物資儲備庫(點)建設,優化物資儲備結構,創新物資儲備方式,實現實物儲備、協議儲備、生產能力儲備與家庭儲備相結合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推進應急物資綜合信息臺建設,提高物資調配效率、資源統籌利用水和協同保障能力。建立應急救援期間社會物資、運輸工具、設備裝備等征用和補償機制。探索建立重大救災裝備租賃保障機制。
2.加強減災救災專業設備配備。配備必要的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查災核災、防汛抗旱、人員搜救、森林滅火等裝備和產品,加強專業搶險救援力量裝備配備,提高基層減災和應急裝備保障水。加強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減災應用系統對接,配齊覆蓋鄉鎮(街道)的報災終端設備。
(十四)提高科技支撐水
1.加強新科技的應用。推進“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衛星遙感等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提高災情信息獲取、模擬仿真、預報預測、風險評估、應急搶險、通信等保障能力,發揮現代科技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支撐作用。
2.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充分發揮我省科教資源的優勢,鼓勵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科研成果的集成轉化和推廣運用,加快防災減災救災產業發展。加強高端智庫建設,發揮專家學者的智囊作用,整合涉災部門和組織協調機構的專家委員會,組建省級災害應急高端智庫。
六、健全保障機制,落實保障措施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研究解決重大問題,部署推動重點工作。各市、縣(市、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減災委員會,充分發揮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協調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各市、縣(市、區)減災委員會主任一般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鄉鎮(街道)要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領導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
(十六)強化法治保障。構建以法規規章、應急預案、標準規范為一體的防災減災救災政策法規體系。制定或修訂具有江蘇的防災減災救災法規規章。科學編制災害專項應急預案,合理確定應急響應啟動標準。研究制定防災減災救災有關地方標準。進一步完善常態化督查、災情信息報送、災情核查等工作機制,確保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依法、科學、有力、有序開展。
(十七)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防災減災救災資金多元投入機制,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災減災救災經費投入。將防災減災救災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制定與經濟社會發展水相適應的資金補助政策和自然災害救助標準。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資金統籌,合理調整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鼓勵社會力量和家庭、個人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投入,提高社會公眾自救互救能力。
(十八)嚴格監督問責。要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及體制機制改革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強化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對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因玩忽職守造成損失或重大社會影響的,依法依規追究當事者責任;對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褒獎。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茖W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
江蘇省公安消防總隊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簡章2023-08-13 21:24:26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2025-05-22 09:47:02
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2025-05-22 09:44:13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2025-05-22 09:41:01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考)2025-05-22 09:37:39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考)2025-05-22 09:35:14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2025-05-22 09:32:23
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2025-05-22 09:28:45
2018山東消防改革最新消息及新方案解讀2023-08-13 15:27:53
2018廣東消防改革最新消息及新方案解讀2023-08-16 11:20:41
2018上海消防改革最新消息及新方案解讀2023-08-28 05:25:21
2025河北代課教師工資待遇補助及養老新政策修訂2023-08-15 12:05:02
今年315主題是什么 2020年315晚會主題品質消費美好生活2023-08-20 03:14:47 




